本書的架構是以故事敘述的方式來說明整個西洋哲學史從古至今的 發展,

以現實生活中的席德世界,以及席德父親所虛構的蘇菲世界,

這 兩個世界的互動來穿插場面。虛構人物蘇菲反而成為書中真正的主角,

藉由找尋從未謀面的哲學家老師、席德的身分來揭開故事的序幕。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有點像偵探小說,

蘇菲這位十四歲 的少女,很好奇的對於圍繞在她身旁的種種問題作出思考,

按照亞里斯多得的說法,哲學的開始始自好奇,

這無疑是個好的出發點,在追求智慧的過程中,

人往往需要思考,

觀察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就會發現它們很多以沉思的形式出現,

古代的哲人往往也是科學家、藝術家等,

哲學幫助人類追求事情的真相,

現今流行的各類學問的根源即源自哲學,

比如說數學講究的是邏輯方面的思考,再往上推就是形而上的哲學。




我們知道西方的孔子是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幫助人民生出真正的知識,

他的談話藝術流傳至今,每個人只要運用本身的常識,

就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

所謂運用本身的常識是搜尋自己的內心,運用內心的智慧。

 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為何遭到以民主自居的雅典審判,

被冠以褻瀆神明、敗壞年輕人的罪名處死?

這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

雅典當時與寡頭的斯巴達爭奪愛琴海的霸權,

很不幸的吃了敗仗,

蘇氏當時有許多的門徒,

他的政治思想是The one who knows,

意即智者統治,這似乎與雅典人的政治存在著相當大的歧異,

為了避免傷害自己的同胞,對於此事並沒有提出高明的辯解,

很不幸的審判案以些微票數通過將蘇格拉底定罪,

門徒們甚至想用劫獄的方式營救親愛的老師,

此舉無疑傷害了雅典,

蘇格拉底選擇坦然的面對死亡,

吾愛生命、吾更愛真理。

 


為了建構這形而上的真理,

中國的老子提出了「道 」,

將道擺在仁愛禮智之上,

道是無法用名詞形容的,

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

但它就是存在於宇宙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界上的萬物從無到有,

由有歸於虛無,不斷著循環,這就是自然。

在政治上,講究無為而治,無為即無所不為,

轄下的居民無須作太多的思考,

這和蘇格拉底的智者統治有相當程度的相似。

這也牽涉到腐敗的民主與開明專制孰優孰劣的議題,

在此不做討論。

這兩位偉人的思想帶給後人的啟發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安身立命、追求真理的法門都是值得學習的,

而不單單只是一般知識的記憶與學習。




西方三哲之一的柏拉圖,著作理想國,

這個國度是烏托邦式的,以哲學家為皇帝,

這點和智者統治神似,國家能上軌道,必須以理性來做統治。

柏拉圖注重理型的世界,

另一哲人亞理斯多德則著重真實的感官世界,

他對於大自然的觀察,開啟了歐洲科學研究的大門。


吉朋的偉大著作羅馬帝國衰亡史,

記載著佔西方歷史大部的羅馬帝國的盛衰,

整個西中古由基督教、日爾曼、古希臘羅馬三大文化所交織而成,

中世紀的哲學家幾乎認定基督教義就是真理,

當時教會的神權與世俗的王權起了衝突,

就有了聖奧古斯都的上帝之城著作的出現,

他的基督教理念多受柏拉圖哲學觀的影響,

相信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

那些理型乃是存在於神的心中。

另一哲學家聖多瑪斯則是將亞理斯多德基督教化,

相信世間有自然的神學真理,

例如上帝確實存在的真理,我們可以透過途徑來接近上帝。




隨著對於自然的更多了解,

哲學與科學逐漸脫離教會的神學,

西方進入所謂的文藝復興時期,

所注重的是人的再發現。

 

而有了新世界觀的產生,

人類不再僅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開始干預自然且控制它,

地球也不再是宇宙的中心,

人們對於上帝創造萬物感到懷疑,

宗教迫害事件層出不窮,

但終究在兩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科學家也可以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




十七世紀的哲學家們,

嘗試整理各種新思想,以綜合成一個條理分明的哲學體系,

其中的笛卡爾,有現代哲學之父的美稱,

他懷疑每一件事,有一件事確實存在的即是他在懷疑,

當他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

那麼他必定是個在思考的存在者。

整段話的意思就是我思故我在。

他將思想的真實世界與擴延的真實世界區分的很清楚。

關於這點我們又可聯想到蘇菲、席德這兩個世界,

對於作者的安排是不是很有趣呢?



談到了演譯法,想到了笛卡兒。

說到了歸納法,就得想到培根,

培根的一生始終以追求真理為志,

用具體的話說就是想要解釋自然,

在培根的心目中,上帝乃是形式的創造者與賦予者,

而形式又是一切性質的基礎,

因此我們可以說「形式」乃是一形上學的觀念,

並且很類似於柏拉圖的觀念或形相,

差別在於柏拉圖的形相是透過辨證探討的過程可以獲致的,

但是培根堅持只有上帝才對形式有直接的知識,

人類若要發現形式唯有透過自然現象的研究才有可能。

培根反對亞里斯多德傳統的經院哲學,

認為亞氏的方法只能用於論辯說服,

並不能發明有利於人類生活的東西,

由於培根企圖在紛紜複雜的現象中求取形式,

自然必須蒐集、整理大量的經驗事實。

透過培根的科學分類,

使培根殷切的希望各種科學的分工與合作,

然想法在現實上得不到實踐,

遂使培根寄託於一種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在思想史上,培根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代樂觀進取精神的代言人,

譬如說當世界最大的科學研究機構皇家學會於一六六二年創立的時候,

包括波以耳在內的一些科學家都是以培根為榜樣。

狄德羅在科學百科全書的計畫書中寫到培根在一個幾乎沒有科學和技藝存在的時代裡,

他奠定了技藝與百科全書的地位。

他的哲學著作如今雖不大受人重視,

但這些著作的確鼓動一些智者,使他們推動世界。




啟蒙時代的康德,誕生於一七二四年,他是一位哲學教授,

對於古往今來的哲學傳統都有深入的了解,

對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都有精通,

理性主義者認為人類心靈是所有知識的基礎,

經驗主義者則認為我們對 於世界的了解皆由感官而來,

康德認為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念是我們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而得到的,

不過他以為理性主義者把理性過分強調,

經驗主義者則過分強調感官的經驗。

康德宣稱不僅心靈會順應事物的形狀,

事物也會順應心靈,因果律依舊屬於心靈的一部分,

康德認為事物本身與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

我們永遠無法確定事物本來的面貌,

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眼中看到的事物,

從另外一個角度,

我們在每一次經驗之前都可以預知我們的心靈將如何認知事物。

笛卡爾等理性主義者曾試圖證明上帝必然存在,

理由是我們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概念。


在這方面康德以為理性或經驗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

對於理性而言,上帝存不存在皆有可能,

他開創一個宗教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理性與宗教都派不上用場,

只能用信仰來彌補,為了道德的緣故,

我們有必要假定上帝存在,辨別是非的能力一向是與生具來的,

每個人都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我們無法證明我們的良心告訴我們的事,

但是我們確實知道它;席德爸爸在給席德的信中,

提及康德曾倡議成立國際聯盟,以確保各國能和平共存,

所以康德可以說是聯合國概念之父,對康德而言可以說是哲學的終極目標。




黑格爾乃是浪漫主義的傳人,

通常所謂的黑格爾哲學乃是指一種理解歷史進展的方法,

認為世間並沒有永恆的真理、永久的理性,

但哲學唯一可以掌握的一個定點就是歷史。

永遠無法宣稱任何一種思想永遠都是對的。

這種歷程可用正、反、合來解釋,

例如他可以稱笛卡爾的理性主義為正,

那麼與他相反的經驗主義就是反,

但是這兩種思潮之間的矛盾到後來被康德的合所消除。

康德的合現在成了另外一個三段式發展的起點,

他認為歷史本身就展現這種辨證模式。




近代又有許多哲學思想的產生,

女性哲學家的誕生,代表著女人也是有智慧的動物,

並不是男人的附庸。蘇菲這位小女孩走出書本上的虛幻世界,

與他的哲學老師艾柏特一同接觸席德的真實世界,

談到了人的生死與永恆的問題,

人的確是浩瀚宇宙中的星塵,

那麼人為何而存在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就好像我思故我在的理念被推翻了道理是一樣的,

人類的歷史是循環般的向前演進,

從來沒有人能了解這一切,

能了解的唯有神而已。

我想對於追求內心的真理是作者寫這本書的最大用意,

如何去追求?唯有思考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