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朝~世襲制度的開始

大禹」晚年依照禪讓制度,

指定「」為繼承人,

但是「大禹」的兒子「」也很優秀,

「啟」獲得許多貴族的支持下。

最後,「」殺死了「」,

並打敗不服從的「有扈氏」,

順利的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

至此,中國第一個王朝:「夏」建立了。




太康失國


「啟」的兒子「太康」整天享樂,

夏朝勢力漸走下坡,

傳位到了太康孫子「相」的時候,

東夷族首領「后羿」奪取王位後不理政事,

親信「寒浞」趁機殺死「后羿」,

也順便把「相」殺死。




少康中興


「相」的妻子逃過一劫,生下了「少康」。

「少康」為人寬厚,深得民心,

最後消滅了「寒浞」。

史稱「少康中興」。



夏桀無道


「桀」是夏朝第十六代君主,

寵愛「妹喜」,施行暴政,民不聊生。

促使「商」部落的首領「湯」起兵攻「夏」,

「夏」朝滅亡。


-------------------------------------------------------------
商朝~青銅器發展的高峰

商的貴族常以戰俘奴隸當成牲口殺掉,用於祭祀。

當時的刑法繁多且殘酷,而商人尚鬼,

將占卜的結果刻在甲骨上,稱為「卜辭」,

即今日的甲骨文。


成湯建商


「商」族原本是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族,

到了「成湯」的時候,勢力強大了起來,

「湯」發表誓師詞後便聯合其他部族討伐「夏桀」,

「成湯」在三千諸侯的擁戴下,建立商朝。



「伊尹」出身卑賤,擅長烹飪。

利用侍奉「湯」進餐的時機,剖析天下大勢。

受到重用任命為相;

「伊尹」後來放逐「湯」的孫子「太甲」

,代行國事,直到改過自新。

自此後政治清明,百姓安康。

「伊尹」死後以天子之禮安葬。




盤庚遷殷


商朝歷經五次遷都,

等到「盤庚」即位後,

為避開災害,

又決定遷都到「殷」。

商的都城至此安定下來,

政治開始發展,社會穩定。




武丁中興


商王「武丁」自小與百姓生活,

能知百姓疾苦,

任用曾為奴隸的「傅說」為相,

以仁德治國。

打敗許多商朝的敵對勢力,

拓展疆域。

此時期是商的全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商紂無道


「紂王」寵幸「妲己」,不理政事。

建鹿臺、酒池肉林以自娛。

發明炮烙之刑對付政敵,

殺忠臣「比干」而取出其心,

種種暴虐行為引起民憤。

「周武王」趁機起兵討伐,

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
西周的統治~

周原是渭水中游的一個部落,逐漸強大。

西周除了井田制相當普及以外,

還制定一連串的政治、文化制度。

西周由武王建立後,行封建制度,

大封諸侯的後果造成諸侯權力過大,中央難以管理。


周文王幽而演易

「周文王」注重賢才,國勢漸強,

並尋得賢人「姜子牙」輔佐國政;

相傳文王遭「紂王」幽禁期間,

曾推演八卦成為六十四卦,寫成《周易》。




周武王伐紂

文王死後,武王「姬發」即位,

遷都於「鎬」,繼續擴大周的勢力。

不久八百諸侯於「孟津」會盟,商討伐紂,武王並未答應。

兩年後, 聽聞紂王大殺忠臣,才聯合其他諸侯國討伐。

雙方於「牧野」決戰,紂軍紛紛倒戈,

武王占領「朝歌」後,班師西歸。

定都於「鎬京」。周朝正式建立。



周公制禮作樂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四弟。

武王死後,輔佐周成王治理國家,

因成王年幼,周公就攝政稱王。

此舉引起周公弟弟管叔、蔡叔不滿,

聯合紂王兒子「武庚」叛亂,

周公歷時三年平定戰亂、掃除異己,

周朝進入強盛時期,

周公還制定禮樂制度,

規定人們日常的倫理法則。



周昭共和:西元前八四一年,是中國有順序紀年的開始。

周厲王統治時沉迷酒色、橫徵暴斂,

人民發生暴亂,厲王被迫出走。

朝中由大臣昭公與周定公共同執政,號「共和」。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寵愛「褒姒」,

廢掉申侯的女兒「申后」,

申后的兒子「宜臼」逃到申國避難。

因「褒姒」不愛笑,

幽王為博美人一笑,

常亂點戰時才能使用的烽火台,

引各路諸侯領兵勤王,

諸侯不甘受騙心生不滿,

申侯趁機聯合犬戎攻打鎬京,

諸侯皆不來救援,

幽王逃到驪山被犬戎殺死。

申侯立「宜臼」為太子,就是後來的周平王。



周平王東遷

周平王因為鎬京殘破,

易受犬戎的侵襲,

宣布遷都於東方的「雒邑」

〈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MMY 的頭像
    JIMMY

    天問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