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墾丁都沒有特地去吃海產店,
爬了一陣子的文,
還是決定到人多又大間的海鮮餐廳:阿利。
雖然當天的天氣不好,
餐廳外的停車場依舊停了許多車子,
進了餐廳後到點餐區,
發現沒有價目表,
怪怪~這和我之前看過的文有點出入(搞混了?)
又有點擔心要等很久才會上菜。
不過這些都是多餘的,
我們只點一些簡單的海鮮來吃。
這裡的地瓜飯要錢~盛大碗一點!
美味可口的海瓜子~
一般的自助火鍋提供的是蛤蜊,
在家也常吃炒蛤蜊,
來到海邊應景就點一盤海瓜子。
鮮鮮鮮的川燙白蝦~
有著很好剝的蝦殼,不需沾醬就很可口。
酥炸花枝丸~這一道最推薦。
我們點的是大眾口味,但是花枝丸顯得更好吃。
填飽肚子的海鮮炒麵~
這是一道份量普普、鹹淡適中的炒麵。
一共是七百多元的午餐,沒有豪奢、沒有新奇,最後是滿足的離開餐廳。
接著我們沿著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後來到東太平洋~~
不畏風雨的海邊釣客~
旗魚彩繪的台車~
鬼鬼祟祟的螃蟹~
來到佳樂水就要留下買路財,
這買路財是充做佳樂水台車的車資,
等到發車時間一到,
我們冒著風雨前往觀賞海邊的奇岩怪石,
各有各自的美。
可惜因為雨勢有點大,就趕快回台車上避雨。
此時發生一段插曲:
有三位來台灣自由行的大陸妹妹,
其中一個的iphone手機掉進岩縫裡,
不過她還真強運,撿回了在海水中浸溼的手機,
不禁興奮的大叫。大陸人的情感真是直接。
把妹把到海中間~
有此等祕境,先做一下記錄,以後再說。
在港口吊橋又遇見三位大陸妹妹,
看她們應該是包車自己出來玩的吧,
我想家境應該是很富裕的,
如果不說話,就像一般的大學女生差不多。
另一方面,
也看到很多到台灣觀光的大陸年輕女生很會打扮,
時代真的是在變了,大陸變得富裕許多。
幾輛車就停在風吹沙前面看海~
希望我老的時候也能像這樣靜靜的呆在這裡。
(風吹海~~)
墾丁國家公園的植物~
拜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所賜,
知道墾丁有一座數百年歷史的白榕園,
為了保護這片白榕園,有關單位已進行了管制,
想看白榕長得怎麼樣的人也可以到國家公園裡看看,
這裡也有一小片白榕樹林可看,
因為雨下得有點大,怕把新相機弄壞了,
所以就沒照片留做紀念。
二十多年不見的仙洞,
看起來還是一樣的美麗。
坐電梯後更上一層樓,
登上頭上棒球帽差點被吹走的觀海樓頂樓。
唉!風雨無情,觀海美景留待下回再尋。BYE BYE!